400-123-4567

138000000000

技术创新应服务于实际需求

2025-08-05 07:03:09

  5月8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主要内容方面,《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等,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规范。

  隐藏式车门把手之所以流行,一方面原因是科技感强,外观时尚,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设计的需求,另一方面原因在于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看,有助于减少空气阻力,提升汽车的续航里程。但这种创新设计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样式各异,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影响车门的密封性,维修成本较高;容易出现故障或卡顿,识别困难,导致车门难打开,产生安全隐患等。而此前山西运城一辆汽车追尾后起火,门把手电动控制系统未能正常响应,车内人员疏散受到影响,最终导致伤亡情况;安徽一辆汽车发生高速碰撞事故并起火,有声音称事发后该汽车“车门锁死无法打开”……这类事故的发生,使隐藏式车门把手在紧急情况下是否可靠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甚至被吐槽为“反人性设计”“救援拦路虎”。

  在此背景下,《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了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种种建议直指隐藏式车门把手的日常使用问题,将有助于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心、便捷的用车体验,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增强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信任度。

  此次工信部对隐藏式车门把手进行规范也提醒广大车企:技术创新要服务于实际使用,而不是追求炫技的形式新颖。部分车企在“堆砌配置”时,如只顾“颠覆传统印象”,拿虚拟按键代替物理按键,把“语音调座椅”“语音开空调”包装成黑科技,用概念炒作掩盖技术短板,将未成熟的功能推向市场,不顾消费者的使用感受,便成了本末倒置。收一收为创新而创新的风气,更好平衡车身美观与安全的关系,探索更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使汽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让标准跟得上技术,才是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应有之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